在企業面臨戰略升級的關鍵階段,如何突破人才管理困境,以人才戰略為支點撬動逆勢增長?又該如何精準規劃人才布局,實現人才的優勝劣汰,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5月16-17日,特別邀請到戰略性人才選聘專家、1號找人官機構創始人劉玖鋒老師,為總裁59、60、61班的同學們帶來《CEO的人才決策》實戰課程。課上,劉玖鋒老師圍繞建認知、布三局、盤人才、定六策等核心要點,結合大量實戰案例,深入淺出地講授了戰略性人才驅動戰略性突破的方法,為企業人才戰略規劃提供了極具實操性與前瞻性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指引。
建認知:人才驅動,重塑企業發展邏輯
課程伊始,劉玖鋒老師指出,中國企業發展的驅動要素已經從資源、資本轉移到人才驅動。在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當下,拋棄舊經驗、樹立新認知才是企業實現突破的關鍵。卓越企業的共性在于"先人后事",在未來的薄利時代,人才更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因素。
業務問題的背后是組織問題,組織問題的背后是人才問題,而人才問題的核心是戰略性人才問題。基于此,劉玖鋒老師提出了四個重要認知:CEO領導力決定組織人才力,人才投資高于固定資產投資,找對人大于培養人,"動人"才有"動力"。這四項關鍵認知,為同學們重新審視企業人才戰略指明了清晰而具體的方向。
布三局:戰略性布局,搶占人才制高點
戰略性崗位配置戰略性人才是劉玖鋒老師強調的重點。他提出的戰略三局——戰略布局、崗位布局和人才布局,為企業構建了清晰的人才戰略框架。戰略布局要求企業發現商業機會,選擇正確戰略;崗位布局則將崗位細分為戰略性崗位、戰術性崗位和戰斗性崗位;而人才布局決定戰略終局,戰略突破的關鍵在于戰略性崗位配置戰略性人才。
劉玖鋒老師指出,企業戰略能否突破,80%取決于15%的戰略性崗位上的人才配置數量和質量。雖然企業很難在所有崗位上都配置頂尖人才,但在戰略性崗位上配置戰略性人才是低成本、低難度和高回報率的選擇。同時,他還介紹了人才超配布局的333原則(3倍能力要求、3倍薪酬投資、3倍人數配置)以及戰略性高管團隊的搭建原則——要搭為先,找為重,建為久。
盤人才:挖掘內部寶藏,構建人才管理體系
企業并非缺人才,而是缺乏有效的人才盤點與管理體系。劉玖鋒老師指出,每個公司至少有20%的戰略性人才被埋沒,被低估的內部人才是企業首先要挖掘的人才寶藏。人才盤點的關鍵環節包括建標準、做測評、盤定位。
通過建立科學的人才標準,運用專業的測評工具,對人才進行精準定位,企業能夠更好地發現和培養內部人才,實現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定六策:精準決策,打造高效人才梯隊
"決策誰進"考驗著CEO的智慧,包括找到人(戰略性人才數量)、找對人(識人準確度)、找進人(offer接受度)。在此基礎上,劉玖鋒老師進一步提出了定六策:定誰進(聘用誰)、定誰出(淘汰誰)、定誰上(晉升誰)、定誰下(誰讓位)、定誰左/誰右(培養誰)。這六策涵蓋了人才決策的各個方面,為企業構建高效人才梯隊提供了全面的指導。
在VUCA時代,企業的戰略級增長亟需與之匹配的戰略級人才布局。人才戰略的核心,本質上是一場認知維度的革新——CEO需要從傳統的事務執行者,蛻變為深諳組織發展規律的人才架構師。
為期兩天的沉浸式實戰課程中,劉老師帶領同學們突破"憑直覺用人"的經驗困局,深度解構戰略級人才布局的"棋譜思維"。通過系統化方法論,讓企業不僅擁有人才,更能將人才密度轉化為堅不可摧的競爭護城河。期待每位同學都能將"布三局、盤人才、定六策"這套戰略方法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筑牢根基。